发布日期:2024-05-11 浏览:
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24学术年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年会围绕“校家社”协同育人展开了两场分论坛,主题分别为“校家社协同育人政策与机制探索”“校家社协同育人实践探索”。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师生进行了学术分享,近百位师生围绕主题展开对话和研讨。首都师范大学三亿体育注册教授康丽颖、首都师范大学研究员洪明、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殷飞、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钱雨共同主持分论坛。
钱雨从校家社协同育人视角探讨了高质量学前课程发展。她认为,家庭教育促进法让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了“国事”,法律规定了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父母或者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这是重要的背景信息。”
她认为,高质量教育需要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协作。展望未来,她认为应该培养具有数智时代核心素养的儿童:探究、创新、批判、合作与反思;生成性的课程模式更加符合不确定的未来的期许;高质量的学前教育需要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深度合作;要创建儿童友好社区;构建社区课程资源地图。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迟艳杰分享了“协同育人视域下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她认为,协同育人视域下社会支持体系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比如社会支持主体较单一、社会支持内容不丰富、社会支持方式种类较少。为此,她建议协同育人视域下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要多路径发展,如社会支持主体的多维性,社会支持内容的多样性和社会支持方式的多元性。
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家校社如何协同这一问题,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皮郁郁带来了她的研究方案。
她对来自中小学、中职、高职、本科的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个别家长进行深度访谈,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析影响家校社协同的因素,进而着力提升家校社如何协同才能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实现家校社三方有机协同、相互配合,画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心圆”。
皮郁郁经过研究认为,家庭、社会、学校按照传统的权属关系各自在封闭的体系内履行自己传统上“各管一段”的做法,使得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尚未真正形成,家校社在育人过程上仍处于分割的状态。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资源的无缝衔接,共享资源、有机融合,需要家校社共同构建育人生态,需从“沟通合作”转向“一体共育”“权责博弈”转向“均衡相容”,形成政府驱动、学校主导、社会支持、家庭参与的心理健康协同育人模式。
近年来,家庭教育指导越来越受到家长的欢迎,家庭教育指导师也被纳入新职业分类大典,成为一个新的职业。那么,参与的指导越多,指导者的能力就会越强吗?上海师范大学三亿体育注册硕士研究生叶霓针对初中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形成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开展此项研究,既有家长表达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优化性需求的现实呼唤,又有初中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升迫在眉睫的专业困囿。”根据研究结果,她建议要强化家庭教育学科建设,设计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培训,以此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建设:为能力形成插上“专业”的翅膀;要树立边界意识,构建组织框架,系统规划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规制学习范畴,明确能力标准,健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考评机制。优化家庭教育指导管理机制:为能力形成打通“全域”的渠道;以己“唤”己,激发内在动机。以团“唤”己,触发外在动机。唤醒家庭教育指导发展动力:为能力形成注入“不竭”的能源。
分论坛现场,温州大学教授周奇分享了她和团队“以文化为突破口的家校共育共同体建构”的研究成果。她认为,家庭教育需要与学校教育协同育人。只有学校和家庭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一致的行动,儿童才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文化是家校共育共同体建构的重要突破口,家校是特殊的组织形式,文化是组织中最有力和最稳定的力量。”经过研究,她认为要以文化为突破点的家校共育共同体建构思路,把文化作为家校共育共同体建构的突破点,明晰文化内核构筑家校共同价值根基,传承文化思想形成家校问题处理准则,加强文化互动促进家校之间情感联结,基于文化思维引领家校共生障碍突破。
相关链接:https://edu.youth.cn/wzlb/202405/t20240509_152428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