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亿体育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视野 > 正文
教育人物
教院年鉴
学院要闻
媒体视野
学术动态
廉政微课
教院掠影
学生公告
系所新闻
班级新闻
学生风采
视频专区
信息公开
教院荣誉
人才招聘
下载中心

学院首页

温州人杂志:胡铸鑫:寻觅千年商港 领略塘河文化

发布日期:2023-09-13 浏览:

人物简介:胡铸鑫,温州乐清人,温州大学教师我院副教授。现为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智库“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委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等。先后荣获第十二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金奖为该领域最高学术奖)、温州市人民政府“金燕”奖、温州市人民政府名师名家等称号。

拔地而起的银灰色高楼,楼前的大榕树郁郁葱葱,卧波摇曳;树下藏着泛了白的古老建筑,白墙坐落的绿波之上是奋勇前进的橙红龙舟队,远处的世贸大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这是端午时节温州市区南塘附近的独特风貌,是胡铸鑫眼中百看不厌的温州人文景观,也是他相机中百分之一秒定格的精彩瞬间。

从温瑞塘河文化到塘河建筑中隐藏的宋韵遗风,胡铸鑫致力于用相机留存古建筑的数字影像,在擅长的领域为温州古建筑与水文化保护贡献绵薄之力。“当温瑞塘河边的千年宋韵文化在相片中重现,当塘河上载满货物的轮船从远处驶来的时候,这何尝不是‘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真实写照呢?我的愿望就是能够把一技之长运用在温州古建筑与水文化的保护上,尽可能发挥自身的价值。”胡铸鑫端坐在办公室电脑前,翻阅着6月22日端午节拍的塘河照片,动情地说道。

2023年3月,胡铸鑫被聘请为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智库“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作为十多年温州城市学的研究者,这让胡铸鑫欣喜不已。“这意味着,我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让塘河流域的古建筑在温州‘千年商港’的版图中重焕光彩,将塘河文化的保护工作做得更深更远,也能触及更多人。”

2006年胡铸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温州大学任教,热衷于摄影的他常在下班后,背上背包,扛起单反,独自一人骑着小电驴在大学城周围探索自然和人文景观。大罗山、三垟湿地、温瑞塘河……胡铸鑫的足迹犹如零星散落的古文化珍宝,在未曾被发掘的温州各地,悄悄闪烁光芒。

行走在塘河沿岸,一幢又一幢显现年代感的古老建筑映入胡铸鑫的眼帘,瞬间吸引了他的注意。“许多当地的标志性古建筑在过去都是非常辉煌的,能够显现出一个村落、一个地域的优秀传统文化。”胡铸鑫滔滔不绝诉说着他眼中的古建筑,“‘一榕、一亭、一桥、一庙’,这是温州传统村落的‘标配’,它们承载了一代人的文化记忆,记录着他们的智慧以及精妙的建筑工艺。”

每出一次外拍,胡铸鑫的相机里就会多出成百上千张照片。塘河流域的照片拍得多了,也引发胡铸鑫的思考:温瑞塘河是温州的母亲河,古榕树、古戏台、古桥、古塔等就如同珍宝一般镶嵌在塘河沿岸,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风雨的侵蚀,这些古珍宝慢慢消逝不见,十分可惜,除了通过照片影像,要如何才能将它永久留存下来呢?

胡铸鑫结合大学时期所学的计算机专业,想到是否可以用现代数智化技术将千年塘河文化保护起来?“我原本就是做多媒体和虚拟现实研究的,对这项技术也比较了解。如果通过构建塘河古建筑的数学模型来进行三维仿真重建,实现古建筑的数智化保护,那对温州地方古文化的传承和宣扬一定是非常有意义的!”

从2006年到2014年,胡铸鑫走遍了龙湾、瓯海、鹿城和瑞安三区一市的塘河网,足迹蔓延三千多公里。在2010至2013年期间,胡铸鑫陆续申报了温州市文化工程项目、温州市科技局项目等多个市厅级项目。有了一定的学术思考和积淀后,加上胡铸鑫十余年塘河实地田野调研、影像拍摄经验,他便尝试申报省级项目。2014年,胡铸鑫成功申报了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影像的江南塘河水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以温瑞塘河古建筑为重点》。

课题的成功申报让胡铸鑫有了更大的底气与信心,接下来就是考虑如何将计划落实,确定课题创作的思路。为此,胡铸鑫及课题组比较了传统古建筑文化保护的手法,提出基于平面影像模型、全景图像技术和三维建模模型的可视影像数学模型建立,并选择以古桥、古塔、古水台、古民居和临水古宗教建筑为代表,构建古建筑的数学模型信息系统。2019年,此课题顺利结题并出版著作《温瑞塘河古建筑与水文化的数字化保护》。

“我们结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态对古建文化进行记录,针对被破坏和消失的古建筑,我们就用三维建模仿真技术对它进行重建。比如瓯海区的马桥,它的桥面被船只撞断,只剩下了桥墩,我们便收集相关原始数据用三维建模技术把它重建起来。”胡铸鑫解释道。

由于部分古建筑已经残缺很久,课题组对其数学模型的完整构建存在一定难度,于是在这五年间,胡铸鑫常常“一支录音笔和水笔、一本笔记本、一把皮尺、一个测距仪和一台‘大炮’”就到了温瑞塘河沿岸,询问当地老人,拼凑起遗失古建筑的整体样貌。“我和居住在塘河沿岸的老人们都很熟悉,每次碰见都会打招呼,聊聊天。”胡铸鑫笑着说。除了向当地村民获取一手信息,胡铸鑫还常常跑到瓯海区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挖掘相关资料,按照曾经拍摄的老照片去搜集信息。在最终的成果中,胡铸鑫课题组利用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复原了潘桥、张严冯村戏台、南白象塔等10余个有代表性的古建筑。

胡铸鑫及课题组多年的努力和心血得到了社会学界的广泛认可,2022年5月,《温瑞塘河古建筑与水文化的数字保护》获得了第十二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这是目前城市学领域最高学术奖。这大大激励了胡铸鑫,他也因此设定了更大的目标,“目前我们正着手于国家级课题的申请,争取把项目课题在原有基础上大面积铺开来做。现有的成果可能只选取了古塔、古桥中的一个代表,那么未来我们将致力于把塘河沿岸涵括所有古建旧居模型的数据库建立成完整的信息系统。”胡铸鑫提出未来发展的愿景:“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希望在温州建立一个大数据模型和数智城市文化展示馆,实时更新文化数据信息库。它有望成为一个可复制性的范本,不仅能在温州落地,也可以为全国各地古建旧居文化保护提供示范。”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在塘河流域的古建筑中,还深深蕴含了千年的宋韵文化。”胡铸鑫从塘河古建筑出发,计划展开更深入的探索。2022年2月温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首次提出“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城市定位,显现出温州“千年文脉”的深厚底蕴。温瑞塘河作为千年商港中的一条重要流域,不仅是温州人民的母亲河,还承载着鲜为人知的宋韵文化。

“现在提出打造‘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口号,而温瑞塘河恰有千年的历史,两者是一脉相承的,它们之间必然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为积极响应“文源深、文脉广、文气盛”的温州城市发展号召,胡铸鑫从自己擅长的领域着手疏通城市文脉,对塘河古建文化进行再挖掘、再创作。

“大概两年前,我就抱着展现塘河宋韵的想法,但这并不容易。现在离宋代太过遥远,要如何通过现代感很强的摄影技术去表达千年前的韵味,它是要动脑筋的,也是对我的一大挑战。”胡铸鑫谈到自己创作初期的思考,“与文字表达不同,照片是非常直观的,拍出来是什么便是什么,不像看书时会产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即使通过实景照片去呈现塘河的宋韵遗风具有很大挑战性,但胡铸鑫认为正是因为有难度,所以展示出来的成果才更具价值。于是在2022年12月,胡铸鑫罗列了塘河流域宋代建筑的拍摄计划,并成功申报了温州市文化艺术发展基金项目——宋韵塘河系列摄影。

为最大限度再现塘河流域中的千年宋韵,胡铸鑫的拍摄思路从“记录”转向为“创作”。“如果仅是实景拍摄,它的视觉呈现效果也许不会那么惊艳。但我们可以转变思路,对镜头外的景进行再创作,人为‘制造’宋韵元素。”胡铸鑫常带着温州医科大学汉服协会的学生到塘河沿岸,她们身着宋代服饰,或蹲坐于河岸上戏水捣衣,或端坐于瑞安东塔塔前抚琴,或结伴小跑在金锁桥上……胡铸鑫寻找不同视角,用镜头捕捉下这一幅幅画面。截至今年6月底,胡铸鑫已经完成40余张宋韵塘河的影像制作,目前也与温州市图书馆、温州市文化馆完成对接,将分别在近期展出。

“摄影是我教育教学和文化保护的利器”

“因为有兴趣,才会努力去做。”从2003年开始从事摄影教育与创作的胡铸鑫,将兴趣转变成了专业,至今已经有20年的摄影教育和创作经历。作为一名高校教育者,胡铸鑫不仅注重自身摄影技能的提升,也常带领学生外出采风拍摄、指导学生获国家级摄影比赛奖项。

20年来,胡铸鑫对摄影的热爱只增不减,他储存照片的单个硬盘从2T增加到14T,十余个硬盘均见证了胡铸鑫摄影之路。“作为课题素材,我每个场景、建筑都会拍大量照片,拍摄它们的各个立面、门台、局部特写、航拍顶视图等等,保证其完整性和系统性;而作为展览,则要根据现代人的阅读审美,在成百上千张照片中挑出最好的一张。”胡铸鑫在平常生活中时刻留意温州的文旅公众号,一旦发布有关文化出演等活动预告,胡铸鑫便会及时奔赴现场,为自己的摄影展或课题项目积累素材。

百年大榕树下,横跨温瑞塘河的潘桥始建于宋代,“宋朝,有个住这儿附近的状元名为潘文虎,他觉得两岸百姓每天坐船过河来往很麻烦,于是自己掏钱修建了这座桥,为它取名‘仁寿桥’,但后来当地百姓为感谢他,给桥冠名潘姓,于是大家都叫它为‘潘桥’。”胡铸鑫绘声绘色地介绍。今年4月中旬,以温州大学创办的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为契机,胡铸鑫带领来自全省71名小学语文教师参与宋韵塘河采风创作工作坊组织的采风拍摄活动。

“水如棋局连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胡铸鑫以宋韵塘河为拍摄主题,带着学员们走过建于宋代的潘桥、金锁桥、桐铃古道以及仙岩、三垟湿地的多个点位,同时展开创作指导。“现在的一些桥只剩下桥墩是宋代遗留下来的,桥面和栏杆都是后期换新的。”胡铸鑫惋惜道。潘桥上,学员们倚靠在栏杆边,尽力呈现照片构图的美感。远处一艘船迤迤而来,学员们争先恐后冲上河埠头,纷纷把货船行驶的画面拍摄下来。今年7月中旬,第二场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活动也顺利开展,“我想趁此机会多多宣传塘河宋韵文化,在为全省百余名中小学教师带去摄影知识的同时,向他们展示温州塘河流域古建筑中的宋韵风采,也将‘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胡铸鑫如是说。

“摄影不仅是我教学生涯中的拿手本领,更是我传播和保护塘河文化的有力武器。”截至目前,胡铸鑫已开展各类摄影教育公益讲座300余场,并在讲座中或多或少渗透有关塘河文化的内容。胡铸鑫拍摄的作品《塘河戏-Tanghe Opera》和《塘河庙会-Temple fair in Tanghe Town》分别获得2021年CHRYSALIS国际摄影巡回展、怡丰摄影国际摄影奖巡回赛PhotoVivo的金牌,将塘河文化带向国际。2022年,胡铸鑫共有15件摄影作品入选国际摄影展。

为了让塘河文化触达更多人,让多年积累的摄影成果发挥文化传播价值,胡铸鑫还时常举办个人摄影展。2021年1月,胡铸鑫在温州图书馆举办了“大美温州·塘河风华”主题塘河湿地摄影展,得到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的关注。当年2月,胡铸鑫的塘河掠影摄影展吸引大量年轻人前来拍照打卡,线下日均观展人数约达400人次,总观展人数3.5万以上。因此摄影展一延再延,持续展览到5月份。

正如胡铸鑫所言,温瑞塘河是温州的城市命脉,承载了世代温州人的记忆,而现在它更拓展了“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文化空间和意义。胡铸鑫表示,他希望发挥自身的力量,依托数智化虚拟现实技术的实践探索,赋予温州古建筑和水文化新的生命力,从千年商港起航,讲述幸福温州故事。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PJnjhhjalD-WDlczxfJiQ

返回顶部
返回上页